石磊,1965年生,山西临汾人,山西师范大学教授,院长,硕士生导师。山西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,山西省油画学会副会长。现为中国油画院常务副院长。
主要展览:
1997年 入选“中国艺术大展”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
1999年 入选“中国百家小幅油画展”在中国美术馆展出
2000年油画作品《阳光》等五幅入选《山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教师作品展》在中国美术馆展出
2003年油画作品《秋》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“第三届中国油画展”
2003年油画作品《夏》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“2003年首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”
2003年油画作品《在一起》入选“《距离与方向》油画作品邀请展”
作品曾发表于《中国文化报》、《中国油画杂志》、《文艺研究》、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、《美术观察》、《中国美术》等杂志。
另一种表达
文/杨飞云
在今天这个被视觉图像所充斥的年代,石磊把已成为历史的图片用绘画形式再度表现,显然是一件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。从图片的场景与人物中获取创作灵感,在历史的碎片中滤出表现意味,反使人能更清楚地看清本相。岁月的久远与空间的阻隔,使得图片上的回忆变得更加神秘而耐人寻味。
石磊有一种才能,即是把大而厚的笔触急促地放在人物脸上,这种画法非但不偏离构造,且能带著激情传递生动的人物神情与内在精神,使作品能以井喷般的笔触一组组瞬间成形,对就是对,错就刮去重来,绝不模棱两可。由此磨砺反复,鲜活生动就在法度之中呈现,激烈豪迈就在法理之上挥展。而为使画面更具历史感,他经常把很有表现效果的色彩去掉,让观者直接体验那些笔触背后的真实。
石磊沉浸在过去的图形碎片中,不断迷恋于选择取舍。那些已经看不清的影子又加上自己确切的看见,使自己置身其中,揣摩与玩味,想象与感动,将那种难以言状的感触,清晰而自信地表达出来。
石磊看起来清瘦忧郁,内心却敏感而热情激荡。他已入不惑之年,以他过去的绘画根基与持续的绘画热情,同时,循着他所坚持的绘画特色,相信他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。
(以下是我们课题组有博客成员的链接)
徐志广 李文东
朱春林
黄胜贤
程治国
林晨曦
发表评论 评论 (33 个评论)
石磊的才能不过就是把照片放大,还原后用了他独创的大笔触,这是独创吗?
有个李发友说:“好画,看见了弗洛伊德和李希特''.还有一个爵士男人说:“画的实在太感人了!笔触无比生动.
那个弗洛依德和李希特的画风是沿于画家的美学思想,绘画理念运云而生,石磊是机械的仿制自己的熟练技术.所有的画就一个手法,被杨飞云,李发友、爵士男人,还有好多人叫好,借用杨飞云的赞叹词是“用绘画形式再度表达''.表达了什么?不就是一种粗笔触的形式,除此而外,我们甚么也看不到,何来背后的历史真实.
街头画肖像,把照片放大,不论是素描,或彩色铅笔,油画棒,色粉条.只要是被画者,订货者满意,就可以交易,一定钞票滚滚进帐.那些画炭精遗像照着像片放大,最好不要有笔触,抹光就好,只要画像,忠实于照片.
我还注意到其中部分油画把某些人物漫画式处理,好象告诉人们,石磊并不是刻板仿制照片,可是我们怎么看,怎么都是一种粗笔触,石磊的油画特点不就是粗笔触吗?把素描课训练的铅笔线条熟练后放大而已,这样的现实主义与审美的绘画有多少的关系呢?难怪那个吴楚宴只知伦勃朗画肖像"亮部见笔触,暗部鲜几度''.不就是与这个被扬飞云吹捧的石磊,背后的真实,有甚么真实可言.
画得比照片难看,,
如果想看粉饰太平的人我建议取看两会!